根据《云南省科技厅关于 2025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24号)和《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实施细则的通知》(云科规〔2022〕12号)及云南省科技厅对提名工作的有关要求,现将我校作为参与完成单位拟提名2025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的候选项目“《亲子共读:中医文化启蒙绘本》创作与传播”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公示时间为2025年4月23日-4月29日,公示内容详见附件。
任何单位和个人若对拟提名项目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科学技术处以书面形式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提出异议的单位须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及联系人、联系电话;提出异议的个人须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及联系电话。学校相关部门将对异议材料组织调查核实。
联系人:雷老师 联系电话:65937337 13987691932
附件:“《亲子共读:中医文化启蒙绘本》创作与传播”公示材料
云南艺术学院科学技术处
2025年4月22日
附件
《亲子共读:中医文化启蒙绘本》创作与传播
公示材料
一、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亲子共读:中医文化启蒙绘本》创作与传播
提名者:云南中医药大学
提名等级: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类)二等奖
主要完成人:熊磊,王纳,吴忻晨,梁芳,王丁越,陈柏君,代汗清,曹婷,贺喜盈,明溪,张晓燕
主要完成单位:云南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艺术学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复旦大学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在30年科普实践基础上针对需求,在4个科普类课题资助下,原创《亲子共读:中医文化启蒙绘本》,包括《典故里的中医名人》《餐桌上的中草药》《小儿推拿好处多》《育儿顺口溜》《读儿歌,认疾病》五册图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突破中医科普晦涩生硬的形象,通过插图、童谣等创作形式,配套儿童喜爱的卡通贴纸与文创互动设计,将深奥的中医知识具象化、场景化,实体化。全书图文并茂、有画有话,可观、可学、可用,兼具科学性、趣味性与实用性。
本项目以绘本的创作与传播为主线,跨学科协作与“亲子共学”双路径设计,构建线上线下等多层次、多场景的亲子联动传播体系,通过亲子教育课堂、夏令营、社区、医院、校园、图书馆、科普基地、公众号等广泛推广。丛书累计发行5000册,销售额超20万元,衍生了硅胶罐、精油贴等10项文创产品;荣获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云南省中医药健康文化科普创作图文、文创一等奖等10项奖励;发表科普论文19篇,发布科普文章491篇;培养了由岐黄学者、省青年拔尖人才、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兴滇名医等组成的一支会看病、擅科普的团队;开展科普活动100余场,惠及人群超百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公众的认知度和健康素养,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
三、主要知识产权和论文专著目录
1.代表性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授权情况(不超过10件)
序号 | 知识产权(标准)类别 | 知识产权(标准)具体名称 | 国家 (地区) | 授权号(标准编号) | 授权(标准发布)日期 | 证书编号 (标准批准发布部门) | 权利人(标准起草单位) | 发明人(标准起草人) | 发明专利(标准)有效状态 |
1 | 外观设计专利 | 玩具熊(佑幼熊) | 中国 | CN304169624S | 2017.06.09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云南中医学院 | 熊磊;王进进 | 有效 |
2 |
|
|
|
|
|
|
|
|
|
3 |
|
|
|
|
|
|
|
|
|
4 |
|
|
|
|
|
|
|
|
|
5 |
|
|
|
|
|
|
|
|
|
6 |
|
|
|
|
|
|
|
|
|
7 |
|
|
|
|
|
|
|
|
|
8 |
|
|
|
|
|
|
|
|
|
9 |
|
|
|
|
|
|
|
|
|
10 |
|
|
|
|
|
|
|
|
|
2.代表性论文、专著发表情况
序号 | 论文专著 名称/刊名 | 年卷页码 (xx年xx卷 xx页) | 发表时间(年月 日) | 通讯作者(含共同) | 第一作者(含共同) | 国内作者 | 他引总次数 | 论文署名单位是否包含国外单位 |
1 | 《亲子共读:中医文化启蒙绘本》 共五册:典故里的中医名人;餐桌上的中草药;小儿推拿好处多;读歌谣,认疾病;育儿顺口溜/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 2022.06.01 | / | / | 主编:熊磊 执行主编:王纳 绘图:梁芳 编委:沈婕、王丁越、张晓燕、杨若俊、吴施国、张颖、秦冬冬、陈清华、潘思颖 | / | 否 |
2 | 中医药文化校园科普模式构建——以云南中医药大学“金樱子”志愿者服务团队为例/中医药管理杂志 | 2022,30(09):24-26. | 2022.05.14 | 熊磊 | 王纳 | 王纳;吴忻晨;杜昕如;王丁越;刘文先;张晓燕;熊磊 | 6次 | 否 |
3 | 中小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及科普需求——以昆明市为例/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24,47(05):95-10 | 2024.10.15 | 吴忻晨 | 王丁越 | 王丁越;王纳;陶琛;陈柏君;段尚英;吴忻晨;熊磊 | 0次 | 否 |
4 | 孩子“吃硬”不“吃软”/大众健康 | 2022,(04):90-91 | 2022.04.01 | 熊磊 | 熊磊 | 熊磊 | 0次 | 否 |
5 | 过年,引导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大众健康 | 2022,(02):91 | 2022.02.01 | 熊磊 | 熊磊 | 熊磊 | 0次 | 否 |
6 | 你该知道的冬季育儿小常识/大众健康 | 2022,(01): 88-89 | 2022.01.01 | 熊磊 | 熊磊 | 熊磊 | 0次 | 否 |
7 | 解锁孩子喝冷饮的正确姿势/大众健康 | 2021,(07):88-89 | 2021.07.15 | 熊磊 | 熊磊 | 熊磊;王纳;吴忻晨 | 0次 | 否 |
8 | 怀着娃上班安然度夏这么养/大众健康 | 2021,(06):88-89 | 2021.06.08 | 熊磊 | 熊磊 | 熊磊 | 0次 | 否 |
9 | 儿童腹痛“隐匿者”/大众健康 | 2022,(11):92-93 | 2022.11.01 | 王纳 | 王纳 | 王纳;吴忻晨;袁现娥;刘诗宇 | 0次 | 否 |
10 | 宝宝感冒选用中成药攻略/微健康 Vitality | / | 2015.05 | / | / | 熊磊 | / | 否 |
合 计 |
|
|
主要完成人基本情况及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排名 |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完成 单位 | 工作 单位 | 对项目成果创造性贡献 |
1 | 熊 磊 | 女 | 教授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致力科普30年,先后在云南经济广播电台、春城晚报、生活新报、微健康杂志开设“熊磊教授育儿经”“幼幼心经”专栏;2012年建立大型公益医患交流QQ群;2019年指导成立“金樱子中医药文化志愿者团队”;2021 年开办“佑儿熊”公众号;建立6个“佑幼”微信群;主编《亲子共读:中医文化启蒙绘本》。统筹项目实施推广全过程。 对本成果第一、二、三、四创新点作出主要贡献。 |
2 | 王 纳 | 女 | 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亲子共读:中医文化启蒙绘本》执行主编、主要参与“儿童硅胶罐产品”研发,第一作者发表科普论文2篇,“佑儿熊”公众号科普文章审校。 对本成果第一、二、三创新点作出主要贡献。 |
3 | 吴忻晨 | 男 | 讲师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金樱子中医药文化志愿者团队负责人,“佑儿熊”公众号文章审校。 对本成果第四创新点作出主要贡献。 |
4 | 梁 芳 | 女 | 副教授 | 云南艺术学院 | 云南艺术学院 | 《亲子共读:中医文化启蒙绘本》绘图插画设计。 对本成果第二创新点作出主要贡献。 |
5 | 王丁越 | 女 | 讲师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参与《亲子共读:中医文化启蒙绘本》绘本编撰,第一作者发表科普论文1篇。 对本成果第二创新点作出主要贡献。 |
6 | 陈柏君 | 女 | 副教授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为医患交流QQ群、微信群的主要维护者和答疑者,共同发表科普论文1篇。 对本成果第四创新点作出主要贡献。 |
7 | 代汗清 | 男 | 助理研究员 | 复旦大学 | 复旦大学 | 主要参与“儿童硅胶罐产品”研发。 对本成果第四创新点作出主要贡献。 |
8 | 曹 婷 | 女 | 副教授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佑儿熊”公众号科普文章撰写、金樱子中医药文化志愿者团队主要成员。 对本成果第四创新点作出主要贡献。 |
9 | 贺喜盈 | 女 | 讲师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参与传播推广应用,“佑儿熊”公众号科普文章审校。 对本成果第四创新点作出主要贡献。 |
10 | 明 溪 | 女 | 副主任 | 云南省中医医院 | 云南省中医医院 | 参与传播推广应用。 对本成果第四创新点作出主要贡献。 |
11 | 张晓燕 | 女 | 教授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云南中医药大学 | 参与《亲子共读:中医文化启蒙绘本》绘本编撰。 对本成果第二创新点作出主要贡献。 |
五、完成单位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本项目由云南中医药大学牵头,多家高校、医疗机构和出版单位共同参与,形成了跨学科、多平台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各完成单位在项目的组织实施、内容创作、产品研发、成果出版及社会推广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如下:
1. 云南中医药大学
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云南中医药大学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服务,承担了项目的立项申报、统筹推进、阶段验收、技术鉴定及成果推广等关键环节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稳定的平台支持、师资力量与经费保障,在项目策划实施和社会推广等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
2.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在本项目的绘本创作与出版、“儿童硅胶罐”产品的设计开发、医学适配性评估及临床推广过程中,提供了关键的人才支撑与应用场景保障,为中医文创产品从创意到实际落地提供了专业支持。
3. 云南省中医医院
作为项目落地与应用的重要协作单位,参与绘本内容的临床适配性建议、家长反馈收集及项目推广活动的开展,在中医药文化传播、公众教育及社区互动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和场地支持。
4. 云南艺术学院
负责绘本插图与视觉体系的整体设计,提供了专业的插画师团队与艺术创作资源,确保绘本视觉语言符合儿童阅读心理与审美偏好,有效提升了项目传播效果与亲和力。
5.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为国家新闻出版署公示的“全国百家图书出版单位”,承担项目图书的编辑出版、发行推广等工作,保证绘本的出版质量和市场传播效果,为推动中医文创产品进入大众视野做出了重要贡献。
6. 复旦大学
在儿童中医辅助器具(如“儿童硅胶罐”)的功能设计、科技赋能与使用优化方面提供了专业人才与技术支持,助力项目成果由内容走向产品、由概念落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