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艺术学院关于组织申报2025年云南省社会科学奖的通知

日期:2025年07月19日 14:15

各部门、各学院:

现转发云南省社科联《2025年云南省社会科学奖申报推荐工作须知》(以下简称《工作须知》),请各单位查阅组织、并做好申报工作:

一、申报说明

(一)申报者要求

申报者必须政治立场坚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无违规违纪违法行为,工作地或户籍地应在云南省区域内。具有公务员或参公管理身份的副厅(局)级以上(含本级,下同)干部不得申报或参评,具有公务员或参公管理身份的县处级干部独立完成或参与的成果不超过获奖总数的20%。人事关系在高等学校、党校(行政学院)、社会科学院和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领导干部,可按专业技术人员身份申报或参评。集体成果可以单位、集体名义申报,一般不接受副厅(局)级或相当于副厅(局)级以上单位、县级以上党委或人民政府申报参评。

(二)申报成果范围

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申报者发表(出版)或被采纳应用的成果,具体详见《工作须知》。

(三)申报成果要求及奖项设置与数量详见《工作须知》。

(四)有以下情况之一的,不得申报参评:

1.存在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问题的成果;

2.成果作者受到党纪政务处分、违反法律法规、存在学术不端等情况的;

3.已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央各部委、国务院各部门颁发的优秀成果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发的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和相当于省部级奖励(如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薛暮桥价格研究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孙平化日本学学术奖励基金、钱端升法学研究成果奖等)的成果;

4.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研究中以自然科学为主的成果;

5.违反学术规范或著作权存在争议的成果;

6.公文、法律、法规等文件,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的研究成果;

7.教材和教辅,文学艺术创作类作品。

(五)请各学院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审核把关责任,重点审核申报成果作者有无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成果是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研究导向,是否符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有无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争议,申报材料是否齐全、真实,有无涉密和不宜公开内容,线上线下材料是否一致。

(六)申报方式

线上申报。申报者于2025年7月16日至7月29日期间,登录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网站(https://www.ynskl.org.cn)在云南省社会科学奖评奖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社科评奖管理系统),完成实名注册及认证,准确完整填写《云南省社会科学奖申报表》信息,上传电子版申报材料,确认后提交审核。社科评奖管理系统申报窗口开启时间为2025年7月16日9:00,确认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29日18:00,逾期不再受理。

上传的电子版申报材料须为PDF文件,包括:

1.申报成果电子版(合并为一个文件,著作需含封面、版权页、目录、序言、全文及后记等,论文需含期刊封面、目录及全文,研究报告需含全文、采纳或应用证明、支撑材料);

2.说明成果的学术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参考佐证材料电子版(合并为一个文件,并制作目录、页码)。

二、材料报送时间及要求

(一)电子材料

2025年7月29日18:00前将经各单位审核通过的、在线填报的电子材料发至科技处邮箱。

(二)纸质材料

2025年7月29日18:00前将系统审核通过的个人申报纸质材料(统一在成果原件及参考佐证材料封面右上角,加贴由管理员账号从社科评奖管理系统中导出的标签,标明申报号、成果名称、学科类别、申报者和推荐单位)。单位签字盖章的《申报成果汇总表》报送至科技处,逾期不再受理。

三、注意事项

(一)社科评奖管理系统申报表中填写的成果名称、作者及顺序等,要与成果实际署名保持一致,务必核对确认,提交以后不得更改。

(二)申报表、申报成果、参考佐证材料均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不宜公开内容。如研究报告采纳或应用证明等确需提供涉密材料和不宜公开材料,需按国家有关保密规定等要求另行报送。


联系人:刘老师 电话:18288223052

邮箱:ynartskyc@163.com


附件1.云南省社会科学奖申报表及成果简介(样表)

附件2.云南省社会科学奖申报成果汇总表

附件3.云南省社会科学奖申报诚信承诺书


科学技术处

2025年7月19日